教育对于所有家庭都是不可忽视的重点,在现代社会中“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屡见不鲜,因而针对于低年龄幼儿的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托育并不是一个新型词汇,但近些年大家对于它的关注逐年上升,不仅是家长有需求,更有些资本看中了这一块蓝海蛋糕。因为备受瞩目,也出现不少问题托育、卫生、安全不达标、携款跑路,等等连串问题。在此时的托育机构正处于一个风口之中,那么在这时托育机构该何去何从呢?

先来看看乐观的方面:
国家政策支持,不断有针对托育行业的政策细节提出。五年规划中曾明确指出,要把托育服务作为重点来发展,到2025年,使每千人的托位数从目前的1.8提高到4.5。各地方政策中也相继推出针对托育行业的扶持细节,政策措施等条款。
再有就是从开放“二胎”到今年五月底国家正式出台“三胎”政策,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国家不断推动多方合力,促进托育行业发展。据统计当前市场中,国内有4200万0-3岁的婴幼儿,其中三分之一有托育需求,但托育服务的供给仅为5.5%左右(数据来源:第七次人口普查)。可见托育行业的供给和需求缺口还很大。
截至6月30日,在卫健委全国托育机构备案系统里,有4000多家机构通过了备案,目前我国现存“托育”相关企业共计3.3万余家,全国通过备案的托育机构占比不足15%!
种种迹象表明,整个托育市场活力十足,前景广阔。但为何行业中还是会出现种种负面问题呢?
托育机构看似和幼儿园运营模式类似,但它有自己的独特性,例如办学体系规范标准、教育体系、园区规模、装修配置、师资培训情况、消防、餐饮、卫生等各方面都有要求。并且托育机构招收的孩子年龄更偏低年龄段,有些还需要全天候的养育照料。当然,托育机构在做到养育照料的同时,还需要增加教育的方面。
而在2021年6月28日,央视网报导,为了落实“一老一小”整体实施方案,0到3岁托育设施和儿童友好城市的建设是落实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本次实施方案也将重点支持建设公办和普惠的托育服务机构。这无疑将会冲击到一些私立托育园或托育机构,影响其招生能力,以致盈利结果的浮动。
因此托育行业确实是一个风口,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托育机构想要好好运营与盈利,就必须具备多方面的运营能力,并且不断提升专业性,才能在这场洪流中站稳脚跟。同样,投资者想要加盟或购入课程体系,更要慎之又慎,不仅需要考察对象的运营能力,也要考虑此品牌是否适合当地市场,是否有更专业的教育资源。

幼儿教育,创美奇托育只提供优质资源。创美奇托育深耕于幼儿教育多年,源自于 1975 年美国 Children’s Corner 儿童项目,专注为中国新生代家庭 0-6 岁婴幼儿提供婴幼儿照护、个性化指导、双语培养、素质教育四大服务。目标是培养双母语全球化精英,在“幼有所养,幼有所育”的同时,保护和提升孩子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力与批判性思考力,进而形成创造性问题解决的能力,将孩子塑造成能够登上国际舞台的双母语精英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