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ualize the Future

Dr. 肖 | 强AI赋能托育机构的幼儿安全与个性化指导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民收入的提高,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将催生消费品市场容量大幅激增,母婴童产业将迎来更大的市场机遇。为进一步推动母婴童产业品质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第十一届母婴童行业发展峰会暨盛世丝路母婴童产业博览会将在12月17日-12月20日进行。

众鲸教育CEO肖鑫博士受邀出席峰会主办方组织的“乘风破浪共呼吸”专题系列直播,并于10月和11月分别进行线上直播,主要内容围绕强AI与早幼教的影响,强AI如何赋能托育机构等。下面是开讲内容:

感谢主办方平台的邀请,先简单来自我介绍一下,我在国内读的是 Neuroscience认知神经科学,拥有认知神经科学博士学位(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做了很多相关研究,关于儿童、成人的记忆里,大脑层面的活动。5年前在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有博士后工作经验,专业还是 Neuroscience,围绕脑科学方向。当时在美国有了自己的孩子,我现在孩子3岁。其实我一直没离开婴幼儿行业,之前研发过o-6岁婴幼儿身心发展测评系统,后被早教机构运用,服务人群在10万以上,其实就是有一种教育情怀在。为什么我要做到6岁以下呢!之前在大学中当老师,发现大学生毕业后在社会中会学习到更多的东西,那么到底要培养一个什么样的人才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呢?我感觉在大学生身上推动作用还是有限的,再往下想,比如说初中高中小学,升学压力大,这个阶段我们如果想做一些教育工作的话,不知道是否能对孩子起到人生的帮助,这是不确定的,继续往下想,这时候才把我的服务人群定到6岁以下,这个阶段孩子的可塑性很强。以前大家说不要输在起跑线,现在是不能输在孩子的关键期。之后我会讲述为什么说0-3岁是关键期,那在关键期孩子整个形成过程,性格、社会、认识方面等都对人生会产生一个基础。大家都是母婴圈的,按照弗洛依德理论,成年期出现的问题,基本上是冰山一角,问题原因可能是在童年期遭受的境遇造成的,所以童年期是非常重要的时期。我在美国读博士后时,接触到美国幼教行业,在美国有16家幼儿园,从收购到接手经营运营,并参与了很多幼儿园的工作,也接触到了不少美国先进的家庭育儿知识。去年过年疫情前我回国,也想把美国先进的育儿知识理念带回国内,到现在北京做了6家直营校区 ,上海2家,全国60多家加盟校区,我们希望把中国和美国做一个打通。

最近到母婴圈总部沟通后,大家气场很合拍,能谈到一起去,加上我自己的教育背景和人工智能息息相关,在这里简单做个报告:报告的结构大概会涉及,人工智能发展到什么阶段。我的专业Neuroscience也是人工智能行业,先给大家解释下人工智能:大家知道英文AI,是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缩写。人工智能在中国像坐了火箭一样,发展速度迅速。根据数据显示,最开始人工智能想做的是利用机器模拟人类,进而代替人类,出发点是好的,这样可以减少成本,解放双手,人类就可以干更多的事情。

现在人工智能做的事情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1、人类语言,比如人们可以和小米的智能机器、手机SIRI等其他设备聊天对话。2、图像识别 ,这项技术现在已经发展到一个瓶颈,我了解到Google公司去年花了很多成本约1亿多美金,把图像识别的精度从95%发展到97%,意思是我们正常看一张图片,上面有小动物或者可爱的图形。机器识别只能达到90%多,不能达到100%这样的状态。现在学术圈把人工智能分为弱人工智能,也就是图像、语音识别技术。还有一种是强人工智能,实际上是我的专业Neuroscience脑科学,好几年前,十几二十年前,脑科学被定义为21世纪十大难题之一。脑科学也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最早的形式主义,到后期的认知主义,最后到建构主义,实际上对大脑的看法是不一样的。在认知主义中,可以把大脑当做一个黑箱,在认知主义初期,有一个输入,有一个输出,怎么操作是不知道的。随着认知主义的发展,希望把黑箱做一个break down 分解,就像我们的电脑,有一个硬盘、有输入输出,还有CPU,按照这样的研究,发现大脑并不能简单的这样分开。前额区,额区,顶区,枕区,颞区。后来发现大脑是一个神经网络,大脑、脑区之间有一个传输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如果单纯从一个脑区分析的话不太合理。现在最近Neuroscience,最新的研究方向是通过大脑脑区之间的共震解决问题。那强智能就能帮助我们解决现实的很多问题,包括医疗,教育等领域。医疗方面,在美国先进技术,针对无手臂残疾人做一个假肢,变成一个机械手臂,通过大脑来控制手臂。利用大脑神经冲动传到机械手臂,这样的手臂可以实现正常的动作,比如拿起一杯水,喂自己喝水,可以实现到这种程度。

另外,现在技术可以给人类头部置入一个小芯片,采集我们大脑的电活动,第二个希望通过大脑活动,去控制外界硬件软件各方面的应用场景。就是利用脑电的信号放大,控制外界课程,这个就是强人工智能要解决的问题。实际上在未来发展,我们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走的快的方向,除了AI,我这边也在推广IA技术,叫做Intelligence Augmentation,智能增强。这个技术讲的是:和强人工智能有点像,他说人的各项是能够测量的,比如人的身高、智商,那如果可以测量的话,我们就可以帮它强化、辅助,来帮助它。那么IA和AI,两个名词,相同点是算法类似,大数据算法类似。不同的是方向有差别。AI是代替人,出发点是好的,IA是通过外在设备,硬件软件帮助我们,目的都是为了帮助我们提高工作或学习效率。就AI发展方向来说,未来5-10年我觉得,第一是AI技术,尤其强AI、IA技术会有大发展,会运用到不同场景中,很重要的是集中在教育这个场景。第二是在美国应用相对来说非常落后,我在美国的5年,感觉有从政策和环境各方面的限制。第三,这两项技术在中国,会有很好的应用和大发展。

上面为大家说了强AI这个技术,是什么概念。下面为大家分享为什么把强AI和早幼教结合,之前嘉宾也有介绍0-3岁是关键期,有狼孩的故事,这个故事最后真正落实说的就是大脑的发展。从我们国内来看,国务院对于托育的相关文件政策,大家都有所了解,这些政策背后的逻辑支持也是脑科学,研究表明,长期受虐待的儿童大脑发育和正常儿童大脑发育就有差别,这是由于长时间的影响,原因:1.大脑功能性的损害是不可逆的,如果大脑受损,那孩子未来是不可弥补的。2.大脑发展的高速时期是在0-3岁阶段。我们说宝宝在母体妈妈的肚子里的时候,他的大脑发育大概是成人大脑的10%,从出生后到3岁会长到成人的80%,从3-22岁是100%,我的公众号:肖博士,有写过一个关于“脑发展”的文章,前额叶的发展期是到22岁,我们说18岁成年但也会有冲动型的行为,一个原因就是前额区它是我们的一个抑制中心,是思维中心,是大脑司令部,它到22岁才会成熟。相对而言,我们做一个比较,0-3是一个高速发展期,孩子的前额区的功能是非常薄弱的,几乎为0,所以我们可以看到,2到4岁的孩子,有些我们不能接受不能理解的行为,一会哭一会笑,他没有办法好好控制情绪,没办法好好控制行为,这种行为从托育和家庭育儿方面来说,孩子都是正常的,家长需要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所以为什么我要把早幼教和AI结合起来,我在美国接触到AI,美国人工智能的项目都会找一个犯罪心理学的人参与,为什么?学术界已经开展了相关工作,比如加州伯克利大学Alison教授的“理论理论”(The Theory Theory)指出婴儿一出生就具备简单的问题解决能力。这对传统的婴儿思维“白板说”提出了挑战。举例来说,当大人拿一个玩具给一岁大的婴儿时,婴儿能够进行简单和基本的评估,比如玩具与自己的距离、玩具是否见过、玩具颜色和形状等,然后婴儿便会伸手去抓玩具。那么1岁的孩子他已经具备了基本的能力,和成人的区别是,成人的问题会比较复杂,孩子的问题会相对简单。所以此实验得出结论,人一出生后不是一个白板,而是一出生他就具备了基本的。那么AI和早幼教结合,用算法去模拟成人,但成人的思想是复杂的,他是没办法模仿成人的,那退而求其次,试试能否模仿小孩,按照皮亚杰的理论,0-2岁是感知运算阶段,2-7是前运算阶段,幼教阶段的孩子是前运算时期,包括以自我为中心,思维的单一性,这类的特点。如果我们能够用AI技术模拟小朋友思维的话,将来我们才能模仿更复杂的成人思维。在我们国内,人工智能有不同的应用场景。

我想谈的第三个点就是科技与早幼教结合,现在我科技公司做的东西,涉及方面有眼动技术、脑电技术,有可穿戴设备,也许有些家长会有担心,暂时不涉及。说一下眼动技术,在电脑中放一个摄像头,带红外有追踪功能,如果测试者是一个2岁的孩子,他所看到的是电脑,电脑中有眼动仪就可以追踪到视觉的轨迹。比如,如何测试孩子是否可以看视频?按照皮亚杰理论,主体与客体互动的环节,过程中接触的场景会变多,但会有局限。怎么办呢?可以通过视频动画,为孩子提供更丰富的课题、知识。那么通过眼动仪,可以观察到现阶段孩子的关注点方面,比如A孩子能观察到视频中人物活动的轨迹,那么A孩子的思维发展足够,B孩子关注的是好看的颜色,这时就可以做一个推论,B孩子不太适合,现阶段B孩子需要提高思维,可以从书、玩具、卡片等方面入手。A孩子适合看视频,并可以帮助他的成长发展。这个例子,说明强AI技术可以在我们生活场景中应用。那么到更大孩子可以阅读的时候,阅读能力的差异,通过研究发现,阅读能力强的孩子在读文章时候,如果有5行句子,他的顺序是第一行,第二行,顺序来的,读完一行有一个回看。有需要提高的孩子,他的阅读方式,可能是从第一行读完,他就直接跳到第三行,又跳到第五行,又跳回第一行。

今天主要为大家介绍了,1.强AI和IA智能增强的概念。2.小朋友的发展对人工智能有推动作用。3.希望把人工智能和早幼教结合,提高教育效果,帮助孩子更快的提升。